师资力量雄厚
近年来,教师参与*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研究1项、省农业教育研究会立项研究课题1项,主持完成*农业部教改课题2项,在*级、省部级、地市级及校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,参加编写各类教材10余部。
学校现有教职工453人,省级学科带头人5人,市级学科带头人13人,享受市级*特殊津贴2人。在籍学生达15587人,其中,普通中专11087人,各种函授本(专)科、硕士研究生学员4500人,办学规模连续三年稳定在万人以上。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一直巩固在95%以上。现已发展成为一所立足曲靖,面向云南,服务*,特色鲜明,以农为主,农、林、牧、水、加工、经管、信息、航空、旅游、轨道交通、美术绘画等50余个专业,农林技术、食品技术、经贸事务、工程技术、现代服务、综合服务六个学部综合发展的*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。
学校发展历史
2012年学校被*教育部、人力资源和社会*部、财政部确定为"*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建设学校"。
学校于1996年6月被农业部批准列为*18所中等农业学校能力教育体系改革试点学校,同年12月被省*认定为省部级重点中专;
2000年被云南省委授予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,被市教育局命名"文明学校",被市*确定为全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学校;
自2001年9月起,该校在全省率先进行"动态专业管理体系"改革试点,同年10月经省劳动和社会*厅批准在该校设立了云南省第159职业技能鉴定所;
2002年被市委市*认定为"市级文明单位";
2003年10月被曲靖市委市、*确定为教育改革试点学校
2004年3月被教育部认定为*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,同年7月被*科技部认定为*级星火学校,同年10月被*农业*认定为*成人教育"*函授站"。
目前正在申报*级依法治校"示范学校"
教学模式
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开设音乐、舞蹈、书法、茶艺、武术等多个特长班,定期开展"感恩节""理财节""技能展示节""*传统文化艺术节"等活动,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,塑造了学生品质,磨练了学生意志,开阔了学生视野,陶冶了学生情操。一是专业建设。结合当地一、二、三产业链对人才的需求,打造了种植、养殖、加工、销售、服务五大专业群,40余个专业方向,实现了把专业群这条"链"建在产业链上,在籍学生每年保持在万人以上。
二是实习实训。突出技能育人,先后建成植物组培实验中心、曲靖农校晟爱动物医院、高原特色农产品研发生产中心、农校月饼研发生产基地、中餐烹饪实训基地、曲靖市食用菌菌种研发基地、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、电子商务实训中心、网络工程实训中心、工程建筑实训基地、无人机运用实训基地、航空高铁模拟实训基地等集实训、培训、生产、研发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。
三是"1+X"职业技能等级证书。学校申报了汽修、BIM建筑模型、Web网页前端开发、电子商务数据分析、网店运营推广、宠物护理与美容、粮农食品安全评价、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、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、建筑工程识图、无人机驾驶共11个"1+X"证书试点项目。在*批1+X证书制度试点汽修、BIM建筑模型、web前端开发证书和第二批网店运营推广证书的考试中,学生的通过率远高于*平均水平。
四是产教融合。先后建成集教学、科研、生产、实训、培训于一体的"靖福园"食品研发生产中心、高原特色农产品研发生产中心、晟爱动物医院等80余个校内外实训基地。自主研发生产的农校月饼享誉省内外;农校菜籽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生产总值接近5000余万元;红酒研发产品通过了曲靖市质检*检测;白酒新型酿造工艺定型;"端午节粽子"和"春节年菜"经过3年研发,系列产品进入成熟期。曲靖高原特色农产品研发生产中心承接了向曲靖市*小学配送中午营养餐的光荣任务,餐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得到社会充分认可。教学科研成效明显。
五是技能大赛。多年来积极组织参与各级各类技能大赛,形成了学部比赛、校赛、市赛、省赛、国赛的逐级选拔机制,强化了校企合作,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,以"岗课赛证"引领"三教"改革,构建了学校教学工作内部质量保证和培训体系。近6年累计荣获*、省、市奖项187个,其中54个一等奖、60个二等奖、73个三等奖。
就业
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的推荐就业工作,自1999年起,先后与广州、东莞、深圳、肇庆、上海、苏州工业园、昆明、曲靖等地人才市场和部分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人才供送关系,实施"订单培养"。
新生入学时即可与学校签订推荐就业协议,积极推行"优良品德+突出技能=理想职业"的推荐就业模式,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就业和跟踪服务体系,为学生就业提供全程服务。
在职业教育面临机遇和挑战的今天,学校党委带领全校教职员工,努力扮演好职业教育的角色,变"管理"学校为"经营"学校,认真经营"办学思想、师资力量、质量和品牌、校园文化、教育资源、学校形象",构筑职业教育管理新体系,打造*级重点职业名校,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。